竹红菌乙素是一种具有强效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癌细胞增殖来发挥抗癌作用。然而,竹红菌乙素的水溶性差和在体内快速代谢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通过将竹红菌乙素制备成纳米粒子(HB NPs),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并控制药物的缓慢释放。同源肝癌细胞膜是从与目标肿瘤细胞相同类型的肝癌细胞中提取的生物膜,这种细胞膜能够伪装纳米粒子为“自体细胞”,使其具有免疫逃逸能力,同时通过仿生机制靶向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使用同源肝癌细胞膜包裹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增强药物的靶向递送和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富集,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性。转铁蛋白(TF)是一种血浆中的铁结合蛋白,由于许多肿瘤细胞,包括肝癌细胞,过表达转铁蛋白受体,转铁蛋白修饰的同源肝癌细胞膜能够进一步增强纳米粒子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转铁蛋白TF修饰的同源肝癌细胞膜包裹竹红菌乙素纳米粒子(HB NPs)通过双重靶向机制,提高竹红菌乙素对肝癌细胞的递送效率和抗肿瘤效果,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